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进一步向智能化、电动化变革,车载显示屏作为智能座舱关键交互界面,正在成为产业增长引擎。
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2.3亿片,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数量将维持5.4%高速增长,达到2.5亿片。
其中,LTPS TFT LCD(低温多晶硅液晶)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低功耗等优势,预计占据45%的市场份额。此外,Mini LED技术因其高亮度(1500nits)、高对比度和较低成本(比OLED低40%),被多款中高端车型采用,正成为车载显示应用新趋势。
背光模组作为LCD与Mini LED背光的关键结构,其中的核心膜材(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量子点膜等)直接影响显示效果。
为了确保驾车安全性、成像清晰性及可靠性,车企对胶膜材料性能的双折射率成为设计焦点。
对于增亮膜来说,需要解决强光下可视的问题;对于扩散膜来说,需要均匀化光线分布,消除灯影;对于反射膜来说,反射率≥98%,提升背光效率;复合膜则是起到降低模组厚度与成本的作用;量子点膜作为适配Mini LED背光。
此外,由于车内显示屏数量的增加,以及大屏化、联屏化的影响,具有防干扰属性的车载显示器可以有效避免屏幕信息和光线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高端车载显示屏上正在逐步应用防窥膜,通过在背光上增加一张防窥膜,或者将防窥膜与增亮核心层复合,从而使驾驶员无法看到副驾屏幕,甚至看到完全不同的信息。
除了满足性能要求之外,严苛的车规验证成为许多光学膜材料企业入局的“拦路虎”,包括耐老化、耐黄变、双85测试、高低温等测试,验证材料安全性的同时满足10年以上使用寿命要求。
日韩等光学膜企业在该领域具备较早布局和系统性积累优势。SKC在2024年实现对LG Display车载背光模组的批量供应;惠和在扩散膜领域市占率保持着全球第一(>35%);东丽在车载级反射膜、基膜领域市占率超60%;3M则长时间垄断背光用防窥膜市场。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正在带动本土光学膜企业积极开发适应车载复杂环境的膜材。据此,势银(TrendBank)盘点了本土车载显示背光模组光学膜企业的产品。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13052361373
邮箱:13052361373@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