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间,锂电材料龙头璞泰来发布的一则增资公告,在行业内激起不小波澜。公司拟向子公司四川卓勤增资7.6亿元,用于总投资25亿元的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建设。这不仅是一次产能的扩张,更被业内视为其在锂电池隔膜领域一次极具战略纵深的落子。根据公告,项目选址四川邛崃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占地约6.8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0亿平方米基膜、30亿平方米涂覆隔膜的产能规模。在隔膜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璞泰来此举背后,隐藏着清晰的产业逻辑与战略雄心。

打破“卡脖子”:从基膜破局
基膜,作为涂覆隔膜的载体,占隔膜总成本约70%,其性能直接关系到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与循环寿命。然而,高性能基膜生产线长期被进口设备垄断,成为国内产业链中“卡脖子”的一环。

璞泰来此次投入重金,核心目标正是实现“基膜自主”。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基本完成基膜设备的国产化替代,自给率超过80%,单线设计产能高达2亿平方米/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意味着,璞泰来正从过去以“涂覆加工”为主的服务商,向“基膜+涂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一体化闭环:构建结构性优势
2025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数据,揭示了璞泰来加码基膜的紧迫性。报告期内,公司基膜销量达10.48亿平方米,同比暴增235%;涂覆加工量达7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7%。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推动基膜需求持续爆发。
更重要的是,通过整合基膜、涂覆材料、粘结剂及核心设备制造,璞泰来已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隔膜全产业链闭环的企业。这种高度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不仅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更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极致稳定,构筑起同行难以跨越的护城河。
重塑格局:从价格战到价值竞争
在隔膜行业经历价格混战、盈利承压的背景下,璞泰来的25亿元投资,表面是产能竞赛,实质是商业模式的革新。
通过提供“基膜+涂覆”一站式采购与长期成本优化方案,璞泰来正将竞争维度从单一产品价格,提升至综合解决方案的价值层面。其全链条自主可控的体系,不仅能够灵活响应客户需求,更能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中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璞泰来此次的重磅投资,标志着中国锂电材料企业正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规则参与者”的身份转变。在新能源产业进入深度整合的当下,谁掌握了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谁就掌握了产业链的话语权。这一局,璞泰来布的不仅是产能,更是未来五年在隔膜市场乃至电池材料领域的竞争格局。而其以一体化闭环破局的思路,或将为更多中国材料企业提供转型升级的战略范本。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大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电话:13052361373
邮箱:13052361373@163.com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688号
扫码关注获取
更多展会资讯